自從三月在台北烘焙展買了一本吳寶春師傅的簽名傳記帶回來日本一直沒時間看,然後禮拜五晚上洗完澡後我就從他來日本學麵包那段開始看起越看越有趣,結果就看到早上6點多才上床去睡覺,老公起床後很驚訝我竟然為了看書可以看到早上還不睡.然後禮拜天搭電車去上天然酵母麵包課也在電車內看,去吃中餐也邊吃邊看,到了昨天晚上忙完所有的事情後洗完澡又繼續看到半夜3點多才去睡.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把一本書給完整看完過了耶.看完吳寶春師傅的傳記發現我們有好多共通點喔.比如說:家裡都很窮,也沒錢可以上國中高中,只能半工半讀,然後還有我發現我們都很積極很正面思考,還有我們都很捨得投資花錢到處去學東西,也很有好奇心跟上進心.還有童年我也是很愛去雜貨批發商批東西回來給鄰居小孩玩那種抽籤可以得到零食,然後來賺點小錢.看完後覺得吳寶春好多地方跟我一樣所以好有親切感喔,不過我覺得我沒那麼可憐就是了,我們一路走來也都是遇到很多貴人幫我們開窗.不過我沒有像吳師傅那樣的雄心壯志啦.大概是因為我不是男生吧,所以壓力沒有他大,不過我們都想擺脫貧窮讓家人生活好過這一點倒是很像.因為我對他來日本那段敘述比較感興趣,所以就看得津津有味,看完日本學習記之後再反過來看他在台灣的學習過程,覺得我能在日本啟蒙我的烘焙之路算是很幸運,畢竟台灣的烘焙資訊跟技術還是沒日本這樣新潮.我看到他寫說第一次來日本參觀了山崎麵包廠那老課長就說到為什麼日本土司那麼好吃,原來要嚴格遵守的2個鐵律是溫度跟時間,攪拌好的麵糰溫度必須維持在24度,然後在27度下的環境下發酵4小時,這樣才能做出好吃的麵包,可見溫度是一個很重要的成敗關鍵.難道早期的台灣麵包店都不重視工作室的溫度跟濕度嗎?像在藍帶跟HOME MADE的教室就會控制這兩個要素.所以看來發酵箱還算是一個蠻重要的工具耶. 看這本書的時候讓我是又笑又哭的,在烘焙資訊跟支援這麼少的台灣吳寶春師傅可以克服種種不足條件而得到世界盃冠軍真的是很了不起耶.希望吳師傅可以幫台灣帶動起一股新烘焙潮,讓台灣技術跟品質也能與日本站在同一線上,據說六月份吳師傅要來日本教麵包店耶,可惜我們這種私人無法參加不然我一定去支援,這麼說以後在日本也可以吃到吳寶春師傅的得獎作品囉.也聽說吳寶春師傅也要在高雄開麵包店喔,那這樣離我們台南也比較近啊,不知道以後是否有機會再遇到吳寶春師傅或去上他的課.我總覺得冥冥之中好像有股力量在牽引著我,讓我無意的從他人部落格認識吳寶春師傅這個人,然後又因為我想搜尋他的食譜書而發現他即將出版的自傳,然後回台灣看個烘焙展還可以巧遇吳寶春且可以跟他講話拍照要簽名,感覺人的緣分真的是很奇妙有趣耶,另外託吳寶春師傅的福也讓我多認識到一位幫多本烘焙書寫翻譯的曾鑠惠小姐&也讓我知道台灣有一家專賣日本麵粉的苗林行,我想這應該都是上天的安排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