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好想去做雷射喔


現任林宏洲眼科診所院長 林宏洲 醫師

雷射多年來雖然已經幫助許多人矯正近視、散光或遠視,但大家對它還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要如何才能安全有效地讓雷射幫我們拋開戴眼鏡的煩惱呢?桃園市林宏洲眼科醫師指出主要須注意術前檢查,手術方法,雷射機性能,雷射程式,角膜微切機性能與術後照顧。

 
術前檢查前三天最好停戴隱形眼鏡,需以前導波高階像差儀檢查除了近視、散光與遠視等低階像差外的高階像差,電腦角膜地形圖檢查有無不規則散光或圓錐角膜,超音波檢查角膜厚度是否足夠,裂隙燈顯微鏡檢查角結膜是否正常、有無嚴重乾眼症,間接式眼底鏡檢查視網膜與視神經是否正常,散瞳前後精密電腦與自覺驗光,另須注意暗光下瞳孔是否太大、眼壓是否正常。

手術方法有雷射角膜內層重塑術(LASIK)、雷射屈光性角膜切除術(PRK)與雷射上皮角膜塑形術(LASEK或epi-LASIK):後兩種方法角膜上皮須重新再生,可能會產生瘢痕;而LASIK是用角膜微切機將角膜上皮表層掀起一薄瓣雷射後再覆蓋回去,保留原來的角膜上皮,雷射後不易有瘢痕,術後視力恢復較快、好且穩定。

 
用於矯正視力的準分子雷射其波長是193奈米,所以又叫做奈米雷射,各種廠牌的雷射機除了雷射光的波長一樣外,其他如雷射光斑大小、雷射光斑形狀、雷射速度、自動眼球追蹤系統速度、雷射照射模式、雷射光能量分布模式等皆不同:雷射光斑全部使用小於1mm的小光斑比較能精雕細琢,光斑呈圓形較完善,雷射速度每秒200發以上耗時較短較不會引起角膜脫水,自動眼球追蹤速度每秒大於250次才能指引快速雷射,具有可調式三角紅外線發射及監控系統,較不會因雷射時角膜透光狀況改變而無法清楚辨識虹彩,自由飛點掃瞄的雷射模式比較不會產生熱傷害,高斯(二次)曲線的能量分布在光斑交界重疊處比較不會造成能量累積升高。

雷射程式須注意有效視光學區大小與有無非球面前導波高階像差改良式(Wavefront optimized LASIK)以減少夜間眩光;前導波高階像差指引雷射術(Wavefront-guided LASIK)可降低高階像差提升視覺品質;電腦角膜地形圖指引雷射術(Topography-guided LASIK)可矯正不規則散光,先前曾接受鑽石刀放射狀角膜切割術(RK)或其他雷射手術而視光學區不夠大或中心偏位的患者,也可以這種方法來改善。

角膜微切機的前導板呈球形可保護角膜中心而安全地掀起薄(110um)而平滑的角膜瓣,留下較厚而安全的角膜基質以供矯正較多的度數與創造較大的視光學區,鐘擺式的前進方式像飛機著路一樣由角膜上方擺動下降,掀起角膜瓣後再退回,不易被卡到,對小或凹陷的眼球較安全。另一種以雷射掀起角膜瓣的方法耗時較久且雷射後角膜瓣與基層間還有密密麻麻的小點相連,需要再用刮刀類之器械才能將其分離,其準確度與安全性並不優於鐘擺式鐘擺式角膜微切術。

手術後前三天洗臉用濕毛巾輕擦就好,不要讓水或髒物入眼,頭一個月醒著時戴護目鏡睡時蓋眼罩,儘量避免外傷或感染,就可降低嚴重併發症發生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