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0歲就決定創業的女子,如何創造年營收14億日圓的奇蹟?

為有心朝創業之路前進的人,指引最正確的成功方向。
作者是三度創業的女性,小時候受到父親影響,而在十歲就有創業的決心;她從就業與創業的歷程,提出許多經驗談與忠告,對於想要創業或對目前的工作感到迷惘的人,這是相當值得參考的一本書。
==================================================
「看完這本書,如果你學習到鶴岡秀子女士的精神,要恭喜你挖到了最大的人生寶藏。……我相信藉由鶴岡秀子女士成功的個人分享,也必能感動激勵更多人實現創業夢想。」
──蔡燕萍(NB蔡燕萍自然美國際事業集團創辦人)

「本書不是鼓勵小學生去賣檸檬水、中學生去參與加盟連鎖店、大學生去參加創業競賽、或開soho型的網站。而是如何扎扎實實地磨練自己,在待人接物、商業運作的實務、領導與管理都有一些積累與心得後,才視機緣而後動。重要的是那個想要創業的精神(entrepreneurship),會使你在這些學習的過程充滿愉悅,達到不斷加乘的效果。」
──溫肇東(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

「這是一本可以給想要創業者參考的書籍,也是一本給職場工作者啟發的書。……多年下來,我體會到,熱忱讓人產生動力,促使人不斷嘗試新事物,進而得以實現人生夢想,並且衍生出更大的成長動力,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從這本書中,相信大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熱忱人生觀,進而獲得鼓舞!」
──徐重仁(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


[作者的話] 

為什麼,照著別人的成功法則照表操課,自己卻無法複製他人的成功?
不必擔心,成功法則往往有一百多種,但與其耽溺於「方法」,不如從自己的「心態」著手,這才是在各種情況之下,真正對你有所幫助的。
我從父親、朋友、同事那裡學到很多。其實,無論從任何人身上,都能學到東西;做不到這件事的人,是因為自己還不夠成熟。

※※※※※※※※※※※※※※※※※※※※※※※※※

我的父親是創業家,他對我的教導,就不同於一般的教育方式。後來,我在服飾業工作時期,經歷過第一線的店面銷售,也承蒙經營企劃、人事部門的上司與社長的許多指導。後來到外資顧問公司Consulting Firm工作,就是因為想圓一個創業的夢想。

如今,我已三度創業。一開始,是在二○○二年二月,跟網路創投業者一起成立網路公司。這家公司以五年內吸引一百五十萬名會員的速度快速成長,而我為了開創下一個新事業,因而退出經營行列,但仍持有股票。後來,這家公司被另一家大型網路公司併購,我趁機將手中的股票脫手,也從中學到寶貴的經驗。

從網路創投的領域「畢業」之後,我開始朝著夢想中的「傳說飯店」做準備,因而涉入顧問公司的經營,以便進一步跨進飯店管理的領域。

這本書的內容,從我十歲時期講起,一直到我從網路創投的領域畢業為止。

當然,您可能也會想要創業。想實現夢想的人、對於不知如何跨出第一步才好而感到迷惘的人、對目前的工作感到困擾的人,如果我的書能提供一點點幫助,那我將會感到非常高興。




【精采書摘】

所謂事業,就是顧客將感謝之心用金錢來投票所形成的

我每次跟別人說,我從十歲開始就有創業的念頭時,許多人都大吃一驚。也難怪,因為一般來說,十歲的小孩大概才小學四或五年級,每天就是想著打棒球、看漫畫什麼的,根本不會去認真思考未來想要做什麼工作。

那麼,為什麼我會覺得,這麼早就開始想要創業,沒什麼好驚訝的?對我而言,我不是只思考眼前的事,多看、多聽之後,我思考兩個關鍵:

理由一:我對讀書沒有什麼興趣。

比起讀書,我其實對「人生賽局」更有興趣。當我還是小女孩時,心裡的感覺是:與其強迫自己用各種方式背誦、用功讀書,不如早一點出社會從事商業活動,那絕對會比讀書更有趣。因此,從小時候開始,我的小腦袋瓜子中就縈繞著「商業的根本」這樣的想法。

所謂「商業的根本」,是顧客認為「貴公司的產品對我有很大的幫助」或「你的服務讓人感覺很好」,進而把這樣感謝的心情,用消費的金額來「投票」。因此,不管是快樂的事或辛苦的事,從顧客的評價中,一點一滴地累積無形的資產,商業就將無止盡地發展下去。這是一場多麼棒的「人生賽局」!然而,這樣的想法,卻是等到長大之後才深刻地體會到。這也許是從「似乎很快樂地工作著的大人」(家父)那裡學到的吧!

理由二:因為家父本身就是企業家

此外,我的父親本身就是一位企業家,讓我受到很深遠的影響。小時候,爸爸對我這個獨生女感到很自豪,常常帶我去參加朋友的聚會。爸爸的朋友大多是企業家,聽著他們聊天的內容,讓我感到很有興趣。雖然不一定聽得懂,但類似「彼此的公司推出新服務」、「現在這個時代需要的是什麼」這樣的話題,卻讓我憧憬著趕快成為大人。

身為中小企業社長的獨生女,大家可能會認為我有著一般人沒有的幸運。但事實上,我的工作也有不穩定的時候,辛苦的事情也很多。然而,我的專長就是「對於不幸的事情,感受很遲鈍」(笑),這點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然而,以「對不幸的事很遲鈍的小孩」這樣的方式長大,也許就是我受到矚目的原因。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幸福,要靠自己的心來決定。我的家庭教育告訴我,自己的人生必須以自己為軸心,不要因為跟別人比較而覺得自己很不幸。

「吉野家大調查」真有趣

我小時候的興趣之一,就是展開「吉野家大調查」。但實際上,不是走進吉野家去吃牛(請造字井中央加上一點)做評鑑,而是當家人開車上街時,坐在車裡的我,對著經過的吉野家做觀察。

「啊,這家有五個客人走進去了!」
「這家的客人真少,只有三個。」
「每一客餐點的單價多少、每天有多少客人上門,就是那一天的業績。那店員會不會太多啊?」

就像這樣,自己在那邊煞有介事地做調查,假裝很內行的樣子。

爸爸笑著對我說:「我都不知道耶,你是老闆嗎?」你看,我爸很好玩吧!我爸媽從不會對我說「小學生不能當老闆」、「女性要成為社長太難了」、「這只是你一時想著好玩罷了」之類的話。

有一次,爸爸問我一個問題:
「那邊有兩家店緊鄰著,一家是燒肉店,另一家是蕎麥麵店,你覺得怎麼樣?」
「這個嘛,人每天吃燒肉會覺得很膩,在它隔壁開麵店,應該是很聰明的做法吧?」
「這樣啊,可是,這兩家店都是同一個老闆經營的喔!」

那時,我嚇了一跳。同一個人經營兩家不同的店?

這條街上如果只有這有這兩家餐飲店的話,客人即使今天吃燒肉、明天改吃麵,對老闆來說,客人等於天天上門,因為這兩家店都是他的。我感到很不可思議。那時,我才了解,一家連鎖店的「店長」與整個連鎖企業的「經營者」,其實是生活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裡。對經營者而言,他所必須關注與了解的,不只是一家店,而是包括顧客的分析、整個業界的生態,都必須全盤考量。

做生意真有趣,當老闆真好玩!我愈來愈這麼覺得。因此,從那時開始,我就想知道更多跟商業經營有關的事,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一位真正的經營者!

(本文節錄至第一章 受父親影響,走向創業路)








  • 作者:鶴岡秀子
  • 譯者:張漢宜
  • 分類:天下財經系列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初版:2007/08/29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